12/03/2010

誤把新桃作舊符

今天聯合報登出的論譯專欄,提到文化或歷史背景對翻譯的重要。旨哉斯言!!可惜,作者卻剛巧將文中重要的相關文化或歷史背景寫錯了,誤把於英國歷史文化政治發展有關鍵性影響的新「舊」教之爭,寫成教與國教之爭

亨利八世「開除教宗」、自居英國教會之首,創立英國國教這個「新教」。之後血腥瑪麗、查理斷頭、克倫威爾、王室復辟、光榮革命,以迄喬治入繼大統一路至今英國王位繼承的宗教規定,無一不是英格蘭本土「更正(新)教」包括國教在內,與「羅馬公教」亦即天主(舊)教之爭牽動的因與果。雖說若就教理、儀式而言,英國國教本質上可謂「新教中的舊教」,英國新教系統內部亦有路線之爭。但就宗派陣營的大劃分而言,國教派畢竟屬「新」非「舊」。這段既宗教又政治的衝突與迫害,以及「魚或不魚」的表態,是發生在國教與天主教之間,而非國、新之間。

英國國史的「新舊公案」幾已屬通識,說不定丁丁此文未出,就已有識者貼文指出了。尷尬的是,專欄主旨正是論文化或歷史背景對翻譯的重要以作者的學術背景與譯壇身分,下筆出言不可不慎!以免專欄誤導讀者,課堂誤教學生,甚至寫入論文發表。想來文中之誤,是鍵盤之誤(?),宜速更正。

翻譯與文化差異 (聯合報 2010.12.04)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這兩個句子的意思不是「約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魚,還玩遊戲」,而是「約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誠又守教規」。原來,英國國教與新教衝突期間,國教規定教徒齋日只能吃魚,新教則要求不可吃魚。也就是說,這兒的約翰是新教徒,他不吃魚,所以守教規。文化或歷史背景在翻譯時確實很重要,但如果這兩句話是出現在一本討論國教與新教關係的書中,而非單獨抽出來看,也許就比較容易譯。...

2 意見:

    小朋友 提到...

    想請教格主一個題外話題。現今高更畫展的主題「永遠的他鄉」究係和解?是說高更永把大溪地視為他鄉乎?:)

    丁丁 提到...

    既係和解,應非開戰
    究係何解,丁丁不解
    高更譯者,想來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