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10

from a Khitan Tent

1072年,北宋時期,橫跨人文與科學兩個世界,官至哲宗朝宰相,集多項全能於一身的天文學家、藥物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外交家蘇頌出使遼國,寫了五十八首「使遼詩」,其中一首「契丹帳」吟道:

馬牛到處即為家,一卓穹盧數乘車。
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
酪漿羶肉誇稀品,貂錦羊裘擅物華。
種類益繁人自足,天數安逸在幽遐。
試譯為「九音八句」:

     from a Khitan Tent
Home's where the horses and cattle go,
Under a tent and on a few carts,
Hunting by season the way of life,
Not one towne over a thousand miles.

Delicacies of milk and mutton,
Coats of luxury from furs and hides,
Ease and comfort in the land distant,
Abundance is content to one’s heart’s.

4 意見:

    匿名 提到...

    丁丁:

    請問:既是集諸「家」於一身的蘇頌出使遼國所寫之五十八首「使遼詩」,應是以外人眼光看待「契丹帳」,為什麼要加from?A Khitan Tent可否?

    還有就是此地的Khitan如果改成Cathay,會不會更有「國泰」之意象也乎?


    喵喵上

    丁丁 提到...



    因為這是蘇出使契丹之時(或歸國後回憶契丹帳中)所見北國風光啊,故丁丁添了點醋。

    Cathay一字即由Khitan而來,因馬可波羅介紹中國的著作而行之於西方,然一元一宋,時間上晚於蘇頌,元代之名,不能倒用回宋代,歷史時間軸不對。雖只是洋式拼音之別,也不宜錯代。

    再者馬氏與西方均係以Cathay廣義泛指中國,而非狹義特指契丹族也。

    匿名 提到...

    贊成丁丁歷史時間軸的說法。
    再請問丁丁,"清明上河圖"的英譯為City of Cathay似乎也欠缺妥當也乎?

    喵喵

    丁丁 提到...

    倒是沒有給它注意到清明上河是用這個譯名?

    先不論全名譯得是否到位,單論Cathay,則亦可亦不可。蓋自北宋張首畫清明上河,明清以來畫過不計其數,台北故宮聽說就有七本,
    故名Cathay應無時間錯置之慮。但用在元之前的本子,就不妥當。但同一系畫,名字變來變去也很怪。

    此外,這個譯名分明是西洋觀點的「介紹式譯名」(中國之城),而非原名本體外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