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29屆金鼎獎,首度設立了「最佳翻譯人」獎項。
五年之後的今天,這個獎項又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台灣社會的閱讀養分與知識來源,有很大一部分靠外書中譯。姑不論這種出版現象是否應予「改善」,卻是一個行之多年的真實現象。可怪的是從產業到消費到學院,都對譯書過程中真正最接近「創作者」身分的譯者不甚重視,翻譯學者對書市眾多譯作採罔若無存充耳不聞的態度,對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項的意義與標準亦視若無睹不予評論;整體譯酬偏低只能忙於餬口的翻譯界本身,也同樣無暇在意這項榮譽的有無。於是這個獎項的唯一功能,就只「淪落」為譯書封面的行銷文宣。
新聞局金鼎獎的設立,用意應在鼓勵本土出版、自製圖書。也許就是基於譯者不中不外的「尷尬」定位,主事者在五年之後,決定取消「最佳翻譯人」這個短命獎項?
整個中華民國唯一稍微正視譯者的官方正式鼓勵,來也匆匆去也悄悄。難怪我們就只能生產宜蘭童玩節展館的「國際級」翻譯:天涯若比鄰(The limits of the earth If neighbor)。
後記:靈機一動,投書聯合報民意論壇,獲覆「囿於版面篇幅,未能刊出」,顯示(一)丁丁文字不夠有力,(二)議題不夠重要。倒也不算意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