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所寫的英文,英語名師徐薇說文法沒錯,唯一有問題的是「Your act and the words you use are true reflections of who you really are.(你的行為和用語可真實反映你自己)」中,「use」要加「d」。時代國際英日語中心行銷總監楊淑惠說,「use」在此不加「d」也可,從文字看來,感覺黃是基督徒,但她直覺反應是「像抄襲」。(壹蘋果網路)
這就令人不懂了。「Your act and the words you use are true reflections of who you really are. 」句中的 use 為什麼要用過去式?名師似乎也該複習一下時態的文法、語法、用法。依照徐女士這個時態邏輯,常見的一句英文說法:We are what we eat,難道也應該改成 We are what we ate 才正確囉?(需知這句話若用 ate,其實另有時空意義)。英文老師徐薇:「這是很常用到的,勵志性文章裡面的句子,可是這種句子並不很個人化,他這個英文是很道地的美式英文,很像心靈書籍、勵志書籍,裡面看到的句子。」語帶保留,因為通篇文章用的是道地的美式寫法,和自稱英國出生的黃琪背景有出入,仔細看,有部分文法錯誤,像是「use」要加「ed」,不過其他像是「zero sense」和「call me names」句子,都是罕見的用法;是不是轉貼網路文章,還是問號?(TVBS)
此外,這句話又在哪裡反映黃是基督徒?依丁丁看,聽其言觀其行,更像孔孟的儒家門生呢。總監對西方的認識,看來可能與一般西方人對東方的「認識」不相上下。
什麼是「道地的美式用法」,什麼又是「英式背景」?記者好像忽然變成語文專家了。「罕見」二字,更不知從何而來,所據者何?call (someone) names 是個再常見不過的用法,是英語世界不分英美一般常用常見的說法。zero sense 的使用同樣也是 common sense。 台灣媒體常常就自身有限的程度與 zero sense 妄下論斷,這才是全球罕見的怪現象。
抄襲之言更是匪疑所思,難道名師、總監言外之意,是吾國吾民皓首苦學英文,也永遠都不可能寫出這等平常而不失通順的文字?天下文章一大抄,學習、常識,本來就從生活中閱讀中擷取消化而來,為何只能是抄襲才寫得出來?不過徵諸名師與總監發表的以上文法與文化意見,這擬似抄襲的評語,也許同時在反映「師與生」的水準吧!
如果 TVBS 記者的可笑「評論」,真的是間接引述名師或總監的「專家之言」,那就更是台灣投入如此多時間金錢精力之下,英文教育的大災難了。不知為不知,語文本來無涯,不知不稀奇、不可恥,人生永遠在學習。但不知以為知,而且是有頭銜的行業專家的不知以為知,這簡直是雙重災難了。
順便來個無獎徵答:
calling her name各是何意?
calling her names
後記:因為這新聞弄得有點兒超過地大,丁丁特地到黃小天才的網站瞧瞧本尊寫的英文。看過之後,必須說:黃小弟的英文真的不錯,而且是很有程度與實力的活英文。如果他並未如他所言,曾在英語國家受過教育,而是我們本土教出來的成果,丁丁建議大家趕快去那個學校報名找他的老師學英文,比一大堆所謂名師好得太多了。台灣英語教學的災難可以轉悲為喜。不過,丁丁猜想,黃小弟弟的英文程度,主要還是和他本人可能的海外就學經驗或個人語言才能有關。
又後記:(純就英文論英文)陸續又有一些媒體報導與反應,真令人愕然台灣莫非真成了黑白顛倒的光怪陸離怪社會?英文教師的基本英文程度有問號,英文zero sense者反而大辣辣地公然質疑英文good sense者的英文程度。因此更令人疑慮,如果知道自己不足,還可以補救;不知自己不足,個人便失去了補救機會;更自以為正確地大不慚開口胡亂批評,混淆是非影響他人認知。喪失了辨別能力,也就等於戕滅了學習能力,整體程度危矣殆哉!台灣整個社會投資英文學習幾十年,在baby changing與這次事件上,可謂反映了全體的教學與學習成績單...